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然而,二戰以來,全球高校往往因科研而得名,人才培養退居二線,這也成為了新時代全球高校面臨的共同挑戰。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在2019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所做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與思考”專題報告中,分享了他對蘭州大學如何以人才培養為抓手進行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 中國教育在線 徐明磊/攝
嚴純華提到,在本科教育上,蘭州大學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回歸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正在從過去重視基礎教育,逐漸轉向基礎教育和基礎教學、基礎研究并重。蘭州大學地處“胡煥庸線”以西,地域性的經濟社會條件使得學校在很多方面的投入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但嚴純華校長說,蘭大有一點不輸于人:蘭大的教師是全球化的,蘭大的教育是具有國際視野的,蘭大是在用父母之心、仁愛之心以及對社會的回報之心,來激勵撫育更聰明的下一代。
據嚴純華介紹,蘭州大學于2010年成立了萃英學院,是探索本科拔尖學生培養模式創新的榮譽學院,與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無二致。如何在一所經濟不發達的學校里凝聚師資和實力,把一批愛學習、有潛質、未來可造就大才的學生匯聚在一起,就是從示范性的萃英學院做起的,并且將其理念、方法進行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推廣。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上,蘭州大學在完成了教育部要求的基礎上,在人文、工程、醫學方面也有所鋪墊,為當前“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版本的實施提供了基礎。
對于學生來講,如何盡早讓本科生學用結合,把實驗室作為他們實驗實踐的基地,嚴純華校長說,這是蘭州大學一直以來所追求的。他說,讓學生更多地擁有實踐能力、更多的擁有了解世界和社會的能力,是蘭州大學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著重做的內容。他強調,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是一味的遷就學生,而是讓他們嚴起來、緊起來,讓他們累身不累心的學習。
對于教師來講,如何讓他們擺脫過去靠論文掙工分的方式,把精力轉到教育教學上,嚴純華校長認為,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改變評價和績效評估體系。他說,蘭州大學希望青年教師們進入學校以后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平臺,能夠夯實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基礎,因而不要急于讓他們上講臺,而是要讓他們從學徒開始融入到教學團隊中。
|